雄安保府酒業有限公司
集酒業、餐飲、酒店、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
雄安保府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,位于雄安新區容城縣金臺西路69號。歷經近30年的發展壯大,已成為以白酒釀造和營銷為主,兼營餐飲、旅游、食品等多個領域的新型產業格局。擁有原創品牌“百年保定”、“千年大計”、“萬泉涌”等酒品,被評為“河北省著名商標企業”、榮獲“河北省質量誠信AAAAA品牌企業”稱號,是河北省酒類行業標桿企業,國家級放心酒工程示范企業,高新技術企業。公司現總資產38億元,產值26.8億,占地面積1500畝,員工千余人。
其中,“百年保定”酒于2004年推出,在保定2006年度首屆行業展示會上被授予“最受歡迎家鄉品牌”,成為地產白酒典范;公司實施名牌戰略,積極開拓市場,產品銷售覆蓋10余個省、市,蟬聯保定區域最暢銷地產白酒。
唐代古井,玉井甘泉。水為酒之血,名酒必有佳水,好水才能釀好酒。水質的好壞,決定著酒體的品質,雄安保府酒業釀酒采用的水質全部來自“玉井甘泉”。
相傳公元652年,唐高宗李治東巡來到容城,在城南午方村的玉泉寺休息,感到口渴難耐,太監從寺外的井中取了水,拿給李治。李治品嘗之后,一飲而盡,連說井水清甜甘冽。于是,便賜名“玉井甘泉”。據《容城縣志》載:“在城南午方村。泉清水甘,回異他所,金宗駐蹕,名曰甘泉。”
為保證酒品的品質,公司在唐代高宗李治賜的“玉井甘泉”遺址區域特別開采400米的深水井。經過處理的井水,根據相關檢測,可達到優質純凈水的等級。
公司成立于1996年
員工1000余人
占地面積1500畝
民國燒坊,萬泉涌香。據《容城縣志》記載,“八于鄉歷史上盛產高梁酒,1937年僅容城城關就有15家個體釀酒作坊。其中,東四莊就曾存大順燒鍋和“萬泉湧”燒鍋。
李俊山先生是光緒年間的秀才,曾教私塾,后輔助收鹽及燒鍋稅。1912年,其一手創辦了“萬泉湧”燒鍋,并啟用唐代“玉井甘泉“之水,使萬泉涌燒鍋酒具有獨特的風味與口感。因其善經營,所以在縣城、保定府都設有分號,銷售范圍東到天津,南到安國,西到易縣,北至北平。
“萬泉湧”燒鍋在鼎盛時期有9個發酵池,一個燒鍋,20多個伙計,一天一宿投糧4000斤,釀酒就高達千余斤。日軍入侵后,由于萬泉湧拒絕給日軍供應酒水,作坊于1937年被日軍搗毀,萬泉湧燒鍋暫停。但此間用于存酒的酒海被保存下來。
1996年,李俊山先生之重孫李宏濤先生,遍訪民間釀酒藝人,收集釀酒古方,2009年在“萬泉湧”原址創辦了河北保定府酒業有限公司。2018年4月10日,經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批準更名為河北雄安保府酒業有限公司(現為雄安保府酒業有限公司)。
公司注重科技創新,與國內微生物發酵學術最前沿的江南大學,共同創建白酒創新中心,并于2018年8月8日簽約原水井坊總工程師、國家級釀酒大師賴登燡先生為總工程師,改造提升老五甑釀酒工藝,提升產品研發水平,實現企業跨越式健康發展。同時,充分發揮企業自身雄厚的資金實力、豐富的人才經驗,依靠科技進步,實現傳統酒業的升級和市場拓展,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,進一步擴大品牌效益,品牌美譽度和無形資產價值不斷提升。
雄安保府酒文化園
一家集文化觀光、旅游購物、民俗體驗、會議會展、餐飲服務為一體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。
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,一直致力于傳承和發揚地方歷史文化。公司深入挖掘地方悠久歷史,人文典故,結合自身發展經歷及行業特點,投資興建“雄安酒文化展覽館”,展館面積六千平米,為華北規模最大,形象生動展現了雄安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,成為記住鄉愁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此外,融合原有保定府十大酒局及萬泉涌釀酒作坊遺址、玉井甘泉遺址、荷塘、廊橋、酒神堯帝廣場等申請國家AAA工業旅游景區,由工廠模式轉型為文旅文化產業,適應新區發展模式。
雄安保府酒業還是一個有著高度社會責任感的現代企業,一直積極參與體育文化事業,支持地方經濟發展,積極參與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活動,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。